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新北京的時代地標———溫榆河生態走廊(朝陽段)規劃設計

時間:2007-04-11  來源:  作者:網友上傳  下載次數:


  3.2 綠化規劃
  (1)盡量保留現有場地的原生植被,盡量使用北京的鄉土樹種。
  (2)沿溫榆河邊緣,規劃最小寬度100m的防護林帶,形成自然邊緣。這條林帶連接高速路和快速路兩側的交通防護林帶,形成林帶體系,它仿佛綠楔伸入城市,形成了連接溫榆河與城市的綠色通廊。
  (3)沿溫榆河水流方向,根據現有用地的實際情況,形成島、鄉、埠、林、田等5種種植形態。如區域內以濕地系統為基礎,布置水生林和濕地植物群;在區域形成了農田和林帶相互穿插的形態;在區域形成庭院式的種植形態。
  (4)根據生物演替的規律,合理配置速生樹種和優勢樹種的比例。在近期形成速生樹種如毛白楊、垂柳、旱柳、白蠟、臭椿、泡桐等組成的防護林帶,在遠期形成以優勢樹種如銀杏、刺槐、胡桃、油松等為主體,物種多樣的穩定的生態走廊。
  3.3 生態規劃
  (1)設置有機駁岸。所有的河岸與河底不做硬質襯砌。
  (2)以草坡入水,加以水生植物及垂柳、水杉等耐澇樹木護岸。
  (3)由于城市快速干道穿過區域而造成生態廊道的斷裂,因此規劃在交通干道與生物廊道的交叉點設置生態立交點,以保證生物遷移通廊的通達性。

  4 交通組織
  方案采取了公交優先的交通策略。
  溫榆河地區目前有2條規劃軌道交通系統,即輕軌3號線和市郊鐵路1號線(首都機場線),這兩條大運量的公共交通線路呈“V”字形穿過溫榆河地區,構成了區域交通的中樞系統。
  另外,京承、京密、機場高速、機場第一通道、京平等5條高速、快速路將本地區和城區緊密地聯系起來。在這5條縱向路之間,還有溫榆河大道、景觀路、馬泉營西路-長店村北路等3條橫向主干道,形成五縱三橫的主要道路系統。在這些道路上設置快速公共汽車系統,基本原則是可以快速到達區內各處,以增加公共交通的運營優勢。
  在主要干道兩側和快速路兩側寬闊的綠化帶中設置自行車專用道,跟城市的自行車道銜接,以方便城市居民安全順暢地到達溫榆河生態走廊。
沿著溫榆河以及溫榆河生態走廊的內部水系,規劃連續的步行系統,步行系統跟公共交通系統有很好的銜接,人們可以很方便地到達區內各處景點。

  5 產業規劃
  在溫榆河生態走廊(朝陽區段)社會及產業發展規劃中,對生態走廊的未來發展制定了總的策略方針,并提出了實現溫榆河生態走廊農村城市化、環境生態化產業現代化建設國際化四大建設目標。溫榆河生態走廊的產業規劃要著重解決兩方面的問題,即生態走廊內農業居民的整體拆遷安置問題,也就是農村城市化問題;溫榆河地區的經濟跨越式發展問題,即產業現代化問題。針對這兩方面的問題,我們提出產業一體化的產業戰略,并規劃了一條產業鏈。
  對于農村城市化問題,可以采取政府組織、企業運作、結合房改、舊村遷并的方針進行項目運作,其目的是通過舊村改造和遷并,改善當地農民的生活條件,通過新鎮房地產的開發帶動就業機會,促進溫榆河地區的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條件。具體的做法是土地整理,這是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有效途徑,目標是實現土地的可持續利用。對于產業現代化的問題,應當全面貫徹朝陽區政府提出的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政策,廣泛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的知名企業進入區域內投資;拓寬對內、對外開放領域,引導內外資重點投向生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房地產業、旅游觀光休閑業、文化教育體育產業、都市型工業和都市型農業等。
  產業鏈將有效整合這些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商業貿易和高科技產業,形成一體化發展的態勢。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