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的時代地標———溫榆河生態走廊(朝陽段)規劃設計
時間:2007-04-11 來源: 作者:網友上傳 下載次數:
2.3
特色小鎮
我們在65km2的擴大研究范圍內,規劃了4個功能和風格各異的小鎮,小鎮之間是廣闊的農田和綠地。自東向西依次是高科技產業小鎮、商業貿易小鎮、家政服務小鎮、農業旅游業小鎮。
2.3.1高科技產業小鎮
在京承高速公路和來廣營北路之間是高科技產業小鎮,面積2.33km2,可容納1.8萬人。在這個區域內安排高科技產業群和居住用地。這個區域的環境可以延續“島”即濕地景觀的環境特點,營造一種綠色生態環境,以此來吸引國內外著名的高科技企業入駐園區。小鎮的中部是康體健身設施和會展中心等交流場所。
2.3.2商業貿易小鎮
在馬泉營西路和京密路之間,是商業貿易小鎮。面積3.34km2,可容納2.6萬人。這個區域主要是商業貿易和居住用地。小鎮是整個溫榆河區域的商業貿易中心,里面有超市、商場、商業街、市場、酒店等商業建筑。它跟埠(濱水商業區)有便捷的聯系。
商業貿易小鎮的位置極易形成一條貫通“城市-望京-商業貿易小鎮-埠(濱水商業區)-機場”的商業貿易走廊,它是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也是溫榆河地區的商業貿易中心。小鎮的景觀風格以熱鬧、人氣旺盛的商業風格為主。
2.3.3家政服務小鎮
在長店村北路東側、溫榆河大道南側是家政服務小鎮。面積2.04km2,可容納1.6萬人。這個區域主要是居住和綜合社區設施用地。鎮中心有國際學校和醫院,鎮內有各種家政服務公司和園林綠化大隊,可以為周邊的社區提供現代的家政服務。同時為搬遷過來的農業居民提供非農就業的機會。鎮內的住宅發展以多層居住建筑為主,密度相對較高。家政服務小鎮的景觀建筑風格是綜合型的,多種風格可以在統一的基調下并存。
2.3.4農業旅游業小鎮
在機場第一通道以東、規劃一路兩側是農業旅游業小鎮。面積2.02km2,可容納1.6萬人。這個鎮主要功能是居住,住宅以多層建筑為主,主要安置拆遷的居民。建筑風格具有傳統特色,在鎮內形成一些有古鎮風情的小街,鎮中心是商業街。這里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以及手工藝品的加工。住宅一般是前店后住,旅游貿易業也很興旺。
3
生態環境
3.1
水系規劃
景觀規劃特別強調對于水系的處理,在原有溫榆河水系基礎上加以整理,并重新開辟了一條和溫榆河平行的新水系。對原有河床進行景觀處理,形成河床公園,結合人的游覽活動,作為景觀展示區域。
溫榆河區域水系規劃的原則與做法:
(1)保留現有河道與河堤,河道邊坡與河流不作襯砌。
(2)在生態走廊的西端開辟新的人工濕地,以增加區域的蓄洪能力,同時跟原有的自然濕地一起形成豐富的濕地景觀。
(3)開渠引水。在局部區域,開挖新的水渠,引溫榆河水進入各居住組團,或者在節點處形成湖面,以增加人們的親水面。同時,新的水系也可以增加蓄洪和調節小氣候的作用。
(4)改造排水渠,F狀溫榆河區域內溝渠密布,縱橫交錯,鄉村級的排水渠近50條,對區域內的水系統和景觀有著較大的影響。在結合現場實地考察的基礎上,規劃對排水渠提出新的構想,即在保留現狀排水體系以滿足防洪排水的需求這一前提下,適當改造排水渠,使之成為防洪、排水、生物凈化、景觀、娛樂等多功能的綜合水系。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更多關于 新北京的時代地標———溫榆河生態走廊(朝陽段)規劃設計 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