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生態城市建設中的水系統規劃

時間:2007-03-21  來源:  作者:  下載次數:

1  引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生態城市開始成為人們聚焦的一個熱點,很多城市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的目標。生態城市是人們對未來城市發展模式的構想,是社會、經濟、文化和自然高度協同和諧的復合生態系統,具有實現物質循環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饋調節、經濟效益最好、社會高度和諧、人與自然協同共生的機能。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是城市生存和發展的必需品和最大消費品,是污染物傳輸和轉化的基本載體,是維持城市區域生態平衡的物質基礎,是城市景觀和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城市安全的風險來源。城市中與水相關的各個組成部分所構成的水物質流、水設施和水活動構成了"城市水系統",包括水源系統、給水系統、用水系統、排水系統。城市水系統是城市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水系統的良好態勢是國家可持續性發展的有利保障,因此,城市水系統規劃在生態城市構建中也獨顯它最具有建設性的重要性。

 2  我國城市水系統規劃的現狀

近二十年來,由于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急劇增加,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嚴重為特征的水危機,已經成為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中最突出的制約因素。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城市人口增長、工業發展、用水量標準提高,造成用水量增加、工業生產工藝落后造成產污量增加等。但無法回避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城市水系統規劃在觀念、方法等方面的問題,難以有效的指導城市水系統工程的具體實施。

在城市總體規劃中,雖然也有給水工程、排水工程、水資源保護等專業規劃,但許多是流于形式,給水、排水、再生水以及雨水各子系統完全獨立,在規劃設計時并不用考慮與其它子系統的關系和協調,也不考慮其它子系統對自身的影響,各專業規劃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于是出現了如下現象:一方面,許多城市的水系統基礎設施整體上嚴重滯后于城市的發展,而局部又過于超前,造成大量資金的積壓,資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如供水設施能力過于超前,設施利用率明顯下降,不僅浪費資源,還限制了再生水的利用;污水處理廠過于集中在城市下游,增加了再生水利用的難度;排水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嚴重滯后,且廠網建設不配套,城市排水不暢,污水處理設施得不到有效利用,如此等等。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上,寧愿拆巨資開發新水源,甚至是不惜代價實施跨流域遠距離調水,也不愿將精力和資金投在污水處理及再生水利用上,不僅造成了新水源工程的閑置浪費,還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多用水、多排水的作為,既浪費了水資源,又加劇了水環境的惡化。一些城市出現重供水輕排水、重水量輕水質、重水廠輕管網和重地上輕地下等急功近利的傾向,在很大程度上也與缺乏系統規劃的指導和約束有關。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