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生態城市建設中的水系統規劃

時間:2007-03-21  來源:  作者:  下載次數:

3.2樹立區域觀念,從區域、流域范圍合理選擇水源,合理布局水系統的各項設施,保證各類用水的協調配置,同時與城市總體規劃相協調,促進區域的整體協調發展。        

城市水系統既是生態城市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區域水資源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因此,城市水系統規劃要與城市規劃和區域水資源綜合規劃相協調,水資源開發和水污染控制的實踐證明,從大范圍全系統來考慮城市水系統問題,合理優化配置工程設施,能使區域綜合效益最優化。如美國田納西河流域在統一規劃基礎上,經過建設達到了城市防洪、水源利用,水能、水運協調發展的目標。如果只是局部的考慮本城市的需要,“各人自掃門前雪”則最終只能自食其果。因此,從區域或流域層次上進行城市水系統規劃,綜合考慮水資源條件,水環境容量、城市水系統設施布局、防洪減災、污染治理與排放等問題,有著重要意義。

從組成城市的要素特征看,城市實際上是一個由水、電、路、供熱、燃氣、通訊、消費等許許多多系統構成的大網絡系統。在這個大網絡中,水是市政公用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環境改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它許多網絡相互交織、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如水網服務于消費網,卻依賴于電網,也常常受制于路網,相關的網絡間需要協調。否則,便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或出現“管線打架”現象,進而導致市政工程建設的重復、返工、浪費等后果。顯而易見,城市水網是城市大網絡系統中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應將其納入城市大網絡系統,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

我們既要強調城市水系統的整體的規劃和設計,又要有效協調與城市其它規劃建設的關系。例如,近十年來,越來越多的案例將土地利用計劃與雨水利用、徑流污染控制相結合,將城市的土地利用進行分區,在城市的綠化帶、植被緩沖帶規劃中考慮對城市水文的影響;在城市地面硬化中增加滲透鋪裝;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盡可能保持原地形地貌,使用低勢綠地、滲透管渠等滲透設施,另一方面,城市水系統設計的生態化,要求其必須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則,與具體的自然系統相結合,與特有的城市結構相結合,從而帶來了城市水系統的多樣化。多樣化的城市水系統不僅可以更好地發揮城市水系統的各種功能(包括娛樂和景觀功能),也可以更好地與自然水體相連接,成為自然水體的一部分,而不是將城市景觀水體與整個城市的生態系統隔斷,從而解決城市水系統目前與其它基礎設施之間的沖突問題。

3.3   樹立前瞻、動態、創新的規劃思路,提高城市水系統規劃的應變性,適應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城市化的飛速發展,使得城市水系統規劃實施的環境變得不穩定,往往是規劃實施完成就達到了規劃期末的要求,無法滿足繼續增長的發展需要,進入了再進行返工、規劃、再返工、再規劃的怪圈當中。這就要求城市規劃人員樹立前瞻、動態的規劃思路,進行分階段規劃,每一階段的規劃應體現相應合理性與完整性,使規劃富有彈性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