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都市暴雨排水原理與案例

時間:2009-01-16  來源:明新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  作者:林永禎  下載次數:

10 2.信義路排水干線系統信義路排水起點左側位于體育館排水基準點,右側位于12~15 宿舍排水基準點,順坡降沿信義路兩側集流,沿線所屬排水支線分為明光樓、電子系系館、宗山樓、土木系系館,圖書館、化工系系館、明明樓等各排水支系,匯集于忠孝路排水干線,排放出校。全長178.2 公尺,工程附屬構造物如下: 集水井3座,排水管路一組( = 60cm) 。信義路之主要排水干線為管路A,其水力計算過程如圖2,其設計之管路斷面如圖3,其施工之配置如圖4,圖4明溝左下方為收集明溝水量之暗管。施工中之環校道路于本期規劃暫略。三組排水干線系統概要如保表1。

表1 排水干線系統表  

 

道路名稱

道路全長

集水井數量

水管管徑

忠孝路排水干線系統

237.6M

4

= 60cm

信義路排水干線系統

178.2M

3

= 60cm

環校道路排水干線系統

暫略

暫略

暫略

(六)改善重點

所須改進事項及設計變更重點歸納如下:

1.忠孝路排水系統

1 (1) 明溝加蓋:原有忠孝路兩旁之水溝采明溝設計,常因掉落之樹葉、砂土及垃圾而阻塞水溝,導致排水系統無法發揮作用而形成淹水之現象;故建議校區內之所有明溝皆應予以加蓋,以防止類似之現象再繼續發生。。

2 (2) 整建泄水坡度:目前忠孝路全線水溝之泄水坡度并不一致,導致部份地段無法順利將雨水排出,故須重新改建,以期達到要求之泄水坡度,方能改善現有之排水不良問題。

3 (3) 加蓋采用混凝土路緣石并使人車分道:明溝加蓋之溝蓋建議使用混凝土制之路緣石,不易損壞為其最大之優點,考慮本校在上下學(班) 時間之際,時常發生老師學生的人車爭道之窘境,因此與其將路緣石向道路的方向放置而增加些許的車道空間(一邊約為2m),倒不如將路緣石依相反方向放置,再從水溝與大樹之間挪出些許空間,施以瀝青加封,使其成為另一種利于行人權益之人行步道,進而達到人車分道之理想狀況。

2.出口排水系統

1 (1) 擴大電機館前連接暗管:現場勘察后發現,位于電機館前,負責連接忠孝路排水管道及總出水口之下游暗管為直徑30cm 涵管,而上游忠孝路水溝寬40cm,總出水口為直徑60cm 管渠,這種上游寬,下游窄之不合理之現象應予以調整,建議更改下游暗管之管徑,而暗管直徑應為40-50cm 之圓形管,方可保持管道之疏通。

2 (2) 加大總出水口尺寸:總出水口以十年為使用限制而使用直徑80cm 管渠,然而在舊有之總出口已有直徑30cm 管

渠,且經資深人員以多年之經驗而設計使用直徑60cm 管渠,業已符合設計之要求,故總出水口采用直徑60cm 管渠。

3.定期維護: 任何設施在其完成之后,必須注意定期維護保養,以期望延長其使用之年限,故須注意以下

各點:

1 (1) 水溝清理: 積存溝內之塵土、樹枝、落葉,應定期清除干凈。

2 (2) 陰井鐵蓋保養: 陰井鐵蓋常因生銹而損壞,故應定期保養,亦可使用其它較不易生銹損壞之材質予以代替。

3 (3) 人車分道管制: 路緣石上之人行道設計,原則上為行人專用,嚴禁任何車輛進入及行駛,以避免行人發生傷害事件及毀損人行道。建議在忠孝路排水系統采用明溝以利清理,再加蓋以防堆積阻塞,整建泄水坡度使能自然渲泄:加蓋采用混凝土路緣石使并人車分道。在出口排水系統方面,擴大電機館前連接暗管以調整上游寬下游窄之不合理現象:加大總出水口尺寸。在設施完成后定期維護清理水溝:定期保養陰井鐵蓋或使用其它較不易生銹損壞之材質;并人車分道管制:以利安全。三、結論排水工程雖然常被水利工程師當作小問題,而不太受重視,其實它的投資成本額和每年的維修費,可能要比受許多人矚目的河川防洪工程來得多。本文介紹都市暴雨排水的問題并簡介本校所做過之排水系統改善規劃方案,希望提供讀者一些基本的概念以供進一步學習之基礎,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