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都市暴雨排水原理與案例

時間:2009-01-16  來源:明新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  作者:林永禎  下載次數:

3 1.水利計算以前述合理化公式求得之流量Q 需要多大斷面Aw 可以利用Aw=Q /V 求得,V 為斷面平均流速,在重力流況下以曼寧公式計算其平均流速:

V= {1/n}×R (2/3) ×S (1/2) Q =V ×A= {1/n}×R (2/3) ×S (1/2) ×A= {1/n}×A(5/3) /P (2/3) ×S (1/2) 其中n 為粗糙系數,一般采用n=0.015╋V 為斷面平均流速(M/S) ╋R 為水力平徑(M)╋S: 水力坡度,Q 為設計流量(M3/S,CMS) ╋A 為流水斷面積(M2) 。若為壓力流況下則以Hazen-Williams 公式計算其平均流速:V= 0.85 C R 0.63 ×S 0.54 其中C 為Hazen-Williams 流速系數,一般采用C=100╋V 為斷面平均流速(M/S) ╋R 為水力平徑(M)╋S: 水力坡度。配合所設計段面形式即可求出斷面積與水力平徑,例如矩形明溝,坡度需要配合地形決定,寬度b 與坡度決定即可經由計算求得水深d(A=bd, P=b+2d),暗管亦可以經由計算求得水深d。

1 2.流速限制為避免水中懸浮物沉積底部,最小流速不得大于0.6M/S ,而且為避免沖刷邊壁而縮短使用年線,管路內最大流速不得大于3.0M/S,一般流速以1.0~1.8M/S 為宜。(三)常見的排水設施有:

2 1. 排水溝:位于街道的兩邊,與街道走向平行,較道路中心略低,為天然的排水道,橫斷面一般呈三角形。

3 2. 下水道入水口:大小依設計排水量而定,它的平面布設密度視容忍淹水的程度而不同。

4 3. 下水道出水口:出水口原則上以低于出水口的低水位,且又不妨礙觀瞻為宜,為了避免出口高水位倒灌,則有防潮門設施。

4. 輸水管:視設計而決定規格,斷面不一定為圓形,可參考制式管路的規格和抗壓

強度而作選擇。

5 5. 人孔:為了便于檢查與清理,通常在下水道方向改變、管徑變換、坡度改變及分支干管交接處設置人孔。

6 6. 抽水站:在某些情況下,為了提高下水道的高程,俾能再應用重力作用輸水,而有采用抽水站設施的機會。

二、案例:明新技術學院教學區排水系統改善規劃

學校53年創立,86年改制技術學院。由于不斷發展,排水量持續增加,而原有排水系統管理不善、漸受淤泥阻塞、渠底高低起伏無法自然渲泄,遇降雨則雨水匯集無法排出,加上校內新建工程相繼落成完工,以致超出原有排水系統之功能,每逄大雨淹漬停車場、校內干道及校門所屬廣場,因此研擬規劃校區基地排水系統,以改善校區及學校外圍排水功能,并分年分期項目規劃施工,期能改善目前日益嚴重之積水狀況。本規劃目標為改善校園內排水系統,發揮有效排水功能,解決校園內部雨季嚴重水患之問題,以確保校園內建筑與設施之安全。進而研擬規劃干、支線之安全排水斷面及相關構造物改建工程改善方案為范圍。全校面積為25.2公頃。本期規劃面積5.62公傾,主要是教學大樓及各系館。(一)區域概況

1 1.地勢本區地形之自然坡度,基地區自東北向西南海邊遞降,縱向坡度以東西約四百分之一,橫向地面坡度以北向南約一千分之一遞減,另區域東方之湖口臺地地區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地面坡度約一百分之一。

2 2.土質本區域為嵌頭溪與鳳山溪之綜合沖積層,表層為淺薄之近代沖積層,但下部多為細密之黃色或紅色沖積土壤,并嵌有礫石層,透水性不佳。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