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南澳縣城后江污水處理工程

時間:2008-05-12  來源:  作者:  下載次數:

參考南澳縣生態規劃,原先污水處理設計方案擬采用人工濕地加天然濕地工藝,即污水先經過人工濕地床進行凈化后,將處理后出水排入后江灣海濱灘涂地上,在灘涂地上種植巴西紅樹林等親海水苗木,形成天然濕地,進一步凈化污水,以達到處理要求。但是,經現場勘察發現,后江灣近海海域水位較高,無法按生態規劃設想種植紅樹林等生態作物,不能形成灘涂濕地,因此,本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單獨采用構造型人工濕地。根據設計進出水水質要求,經計算,每處理1m3/d污水需要6m2以上的土地面積,本工程按近期規模設計,需占地面積達45000m2以上,而擬選污水處理廠場址可供利用面積不足20000m2,遠遠無法滿足對7500 m3/d污水的處理要求。由于受實際地理條件的限制,為確保處理效果、減少用地,同時又考慮到隨遠期污水量的增加和水質的變化,可能出現人工濕地工藝不太符合實際的情況,需對處理工藝進行改造,將會帶來污水處理廠重復投資問題,因此,本工程擬采用強化型人工濕地處理工藝,即是在污水進入人工濕地之前增加預處理工藝,先除去一部分的CODSS,以減輕人工濕地的負荷,減少用地面積。在水量、水質波動較大的情況下,預處理工藝部分能夠起到穩定處理效果、延長濕地填料翻床周期的作用,而且今后隨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的增加,后宅鎮生活污水量增加的情況下,遠期工程可在原有基礎上對濕地進行改建或增加一定的設施,即可滿足發展要求,避免重復投資。

5.1.1設計污水量       

按近期平均流量7500m3/d規模設計。

5.1.2設計進、出水水質

根據對后江排水渠污水水質的監測結果,參考南方城市污水水質,確定本工程的進水水質,進出水水質及相應的去除率見下表。

設計進、出水水質指標

項目

單位

進水

出水

去除率

BOD5

mg/L

100150

20

83%

CODcr

mg/L

300

60

76%

SS

mg/L

200

30

85%

TP

mg/L

3

1

66.7%

氨氮

mg/L

30

15

50%

 

5.1.3處理工藝流程

綜合以上分析,本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設計如下:

提升

城市污水  細格柵 沉砂池 預處理 人工濕地 出水排海

5.1.4 預處理工藝的選擇

方案一:厭氧生物濾池

上一頁 頁碼:[<<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 下一頁 共1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