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南澳縣城后江污水處理工程

時間:2008-05-12  來源:  作者:  下載次數:

經對以上兩種方案進行綜合比較,根據后宅排水體制現狀,結合南澳經濟實際及發展需要,本設計推薦采用上述兩個方案結合進行設計,即泵站土建工程按方案二遠期水量Q=833m3/h設計,設備安裝工程按方案一近期水量Qmax=537m3/h設計。這樣,可節省近期工程投資,充分發揮投資效益,又兼顧遠期發展需要,遠期工程視實際需要,可在原有土建的基礎上增加設備即可滿足要求。

4.1.2泵站設計

泵站內主要構筑物有格柵間、泵房、值班室、配電室等。

格柵間與泵房合建,設在泵房集水間內。格柵采用自動除渣的機械格柵1臺,格柵寬1.0m,柵條間距40mm,安裝角度75°。格柵除渣機可根據格柵前后水位差啟動,或定時及人工啟動。格柵前設有1臺電動閘門用于檢修或下暴雨時切換。格柵間采用1DN600進水管道與后江排水干渠相連,管道底標高為0.50m

泵房土建按遠期規模設計,一次建成,設備按近期規模安裝。泵房采用矩形埋地式,平面尺寸為10x8m,深5.5m。泵房內近期設置250QW520-12.5-30潛污泵兩臺(一用一備),Q=520m3/h,H=12.5m N=30KW,遠期增加一臺。泵坑上設有1臺電動葫蘆,起吊重量為2噸,用于設備安裝和檢修。

泵站內輔助生產建筑物包括值班室和配電間,建筑面積80 m2,泵站總占地面積1056m2。

4.2污水壓力輸送管道設計

污水輸水管道擬沿新建道路人行道敷設(具體位置待與規劃部門協商確定),擬采用DN450管道,管道覆土深度0.7m。

 

第五章 污水處理廠(場)設計

5.1工藝設計

目前常見的污水二級處理工藝有傳統活性污泥法、AB法、序批法、氧化溝法等工藝,該種工藝形式一般用在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投資高,運行管理技術要求嚴格,運行維護成本高,且會產生大量污泥,不太適合南澳實際。近幾年來,人工濕地技術快速發展,已經成為經濟欠發達、地理條件相對寬裕的廣大中小城鎮污水處理的優選方案。根據南澳實際,結合南方高溫多雨,適合植物生長氣候特征,本工程污水處理工藝擬選用人工濕地工藝技術。該技術具有建造投資省、運轉費用低、處理效率高、操作維護簡單等優點,目前該工藝技術在國內外已得到成功應用,已經成為污水處理的重要工藝手段。

上一頁 頁碼:[<<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6 >>] 下一頁 共1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