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預處理工藝方案對比
|
方案一 |
方案二 |
工藝原理 |
污水流經各級厭氧接觸池,與厭氧污泥和濾料表面的生物膜充分接觸,部分有機物被吸附降解 |
污水流經接觸氧化池濾料層,隨著鼓風機不停充氧,部分污染物被濾料上的好氧生物膜吸附并降解 |
穩 定 性 |
該裝置啟動時間較長,三個月后整個濾料層形成厭氧掛膜,半年后達到最佳效果,有一定的耐水質負荷沖擊性 |
該裝置啟動時間短,投入使用一個月后掛膜形成可正常運行,耐水質、水力負荷沖擊性強 |
處理效果 |
處理效果相對穩定,能去除30%COD、40%SS |
處理效果穩定,能去除50%COD、60%SS |
建設投資 |
厭氧池建筑體積大,投資較大 |
構筑物結構較為簡單,體積小,需配套鼓風機房和曝氣管路 |
運行管理 |
運行管理較為簡單,厭氧接觸池在運行進入最佳狀態后,基本無須專門管理,污泥清理較繁瑣,每季度清理1次以上 |
運行管理要求嚴格些,污泥排除較簡單,污泥產量極少,每年清理1~2次 |
經濟效益 |
厭氧接觸濾池采用重力流運行,運轉無需電耗 |
鼓風曝氣機運轉使污水處理增加0.05元/噸成本 |
環境效益 |
厭氧處理產生的臭味將會帶來一定的空氣污染,產泥量較多 |
運行過程基本不產生臭味,產泥量極少 |
總 結 |
方案一運行成本低,但初期投資大,對水量穩定性要求較高,在水量、水質變化大的情況下處理效果受影響,另外厭氧產生的臭味將為生態景觀效果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產生污泥量較多,且難以清除、處置。方案二初期投資較方案一省,但運行增加一定的成本,其工藝穩定性強,受水量、水質影響小,基本不產生臭味,產泥量極少,易于排除;如今后處理水量有大輻度增加時,在此工藝基礎上進行擴容仍可達到處理要求,無需再征用土地可滿足遠期發展需要。 |
對以上兩種預處理工藝方案進行綜合比較,本設計推薦采用方案二,即預處理工藝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池。
(1)細格柵、沉砂池
細格柵間設細格柵一道,采用自動除渣的機械格柵,作用是攔截去除污水中大塊的雜物,保障后續處理構筑物和設備的安全。格柵寬
沉砂池的作用是沉淀去除污水中比重較大的雜質,防止接觸氧化池及濕地系統運行受堵塞。沉砂池擬采用渦流沉砂池,池直徑
主要設備:渦流攪拌機、砂水分離設備等。
(2)接觸氧化池
按上述預處理工藝方案二設計。
(3)人工濕地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