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縣現行政區劃20個鄉鎮,是國家首批無公害農產品和茶葉生產基地,省內重要的林業和旅游縣,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達134846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98萬元,第二產業增加5563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9613萬元。
2、城市性質
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綠色加工產業為主導的省際邊貿基地,以山水生態和徽文化為特色的旅游城市。
3、自然條件
地理位置:婺源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地處北緯29°01′~29°34′,東經117°22′~118°12′之間。東西長
(四)排水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城區排水現狀
目前縣城的排水體制為雨污合流制。排水管網主要集中在老城區,城北區部分地段有污水管,現有的排水管渠主要有水泥管、鋼筋混凝土管及明溝加蓋板等形式,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星江河。
污水的排放受到地形坡度起伏限制,部分地段暫時無排水管道,造成排水困難,而且排水管敷設混亂,各單位分別各自敷設污水管,污水排入河流的排點較多。
2、城市排水規劃
(1)規劃指導思想及規劃指標
健全和完善城區獨立的雨水排放系統,隨著舊城區的改造和道路拓寬,逐步將舊城區排水系統改造成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統,在現有建成區配套建設和完善雨水管道系統,在新開發區按分流制配套雨水管道,對中心城區排水能力不足的雨水管道和明溝進行調整和改造,使中心城區雨水管道的服務面積率達到90%以上。
雨水管網系統的規劃應充分利用縣城區內自然水庫和流往縣城區的河流水渠,利用自然地形,采用重力流的方式,將雨水就近排入水體。為防止城區內局部地區在暴雨期的漬水嚴重的情況,局部地區內利用污水泵站排除暴雨期內的城區積水。
(2)城市污水排放規劃①根據婺源縣地區地勢情況,自然地形條件各異特點,排水規劃原則確定為“雨污分流,分區排水,污水集中處理;雨水分散排放,就近排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