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預應力管樁在長距離輸水管道中的應用

時間:2007-10-31  來源:  作者:陳堅等  下載次數:

一、前言

在沖積平原的水網地區,長距離敷設輸水管道時,經常要穿越許多的河流和溝塘,一般跨度不太大,河口寬度在30~40上下。而要穿越的溝(池)塘往往是一些農家的養魚(蟹、蝦)池,當管道平行于溝(池)塘敷設時,則穿越跨度可達100以上。穿越河流時,通常設計都是將管道兩端做成蝦米彎管,中間焊一段直管,然后一跨跨越這些河面較小的河道。由于這些過河管道地處沖積平原地區,沖積層土壤摩擦力較小,為抵抗彎起管道的水平推力,必須設置大體積的鋼筋混凝土鎮墩。而在跨越溝(池)塘時,則要設置多跨的支墩或澆筑混凝土灌注樁,亦或打入混凝土預制樁。

在地處長江下游的通州、如東兩市縣引江供水工程輸水管線長達66KM,要穿越許多的河流和溝塘,在DN900鋼管過河時,原設計單位就采用的這一方案,設計的鋼筋混凝土鎮墩體積達55M3左右,不僅混凝土用量大,而且施工工藝復雜,由于鎮墩地處河邊,必須首先圍堰、井點降水、 方可支模、綁扎鋼筋,現場澆灌混凝土,等到混凝土硬化后方可拆模,然后才能拆除圍堰,施工過程中稍有疏忽,工程質量就難以保證。

在穿越溝塘時,特別是農家的養魚池塘,如果做混凝土支墩就要將池塘中水抽干后再行支模、綁扎鋼筋、現澆混凝土,一直要等拆模后魚池才可恢復養魚。如澆灌混凝土灌注樁,就要搭設腳手架方可施工,施工機械笨重,還需要較大的施工場地,平原地區大多是沿道路敷設管道,道路邊是很少有空地的,很難安排泥漿池和施工場地的位置。在施工中質量控制更為重要,特別是灌注樁的清孔要求嚴格,只要稍有疏忽,灌注樁就會下沉,將來必然造成鋼管輸水管線滲漏,如果沉降量過大,將會在焊接處折斷,后果嚴重。施工中除了存在與過河管道鎮墩施工同樣的技術問題,而且還多了許多的群眾工作要做,要補貼群眾養魚的損失,只要一時群眾工作沒有做好(沒有滿足養魚戶的經濟要求),則施工只能停止。不但影響工期,而且還要增加工程投資。如果采用預制混凝土樁要比現澆灌注樁方便一些,但也存在樁身笨重,樁的長度大等問題。為此在這次通州、如東兩市縣長距離輸水管道工程中,我們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認為采用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樁更為合理:一、鋼筋混凝土管樁是中空的,鋼筋是預張拉的,具有重量輕、強度高的特性;二、管樁是在工廠生產,質量可靠;三、可以采用高壓水沖成孔下樁,施工工藝簡單,四,這種管樁兩端均有鋼箍,對焊方便,樁長可以短一些,以減輕起吊的重量,方便施工。五、施工機械簡單,只要一輛汽車吊和一臺離心水泵即可,機械設備移動方便,無需搭設腳手架,施工工期可以加快。六、農家養魚池無需抽水,不但減少了群眾糾紛,而且還減少了對農家的賠償費用,F將有關內容介紹于后,供同仁參考。

二、管樁設計

現以DN900鋼管為例,按照跨河進行管樁設計。計算簡圖如下: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