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BOT方式建設成都市水六廠B廠的介紹和啟迪

時間:2007-07-17  來源:  作者:何維華  下載次數:

4.工程驗收

本工程包含了BOT項目及BT項目,對于BOT項目應進行完工后的檢查、驗收、運行的測試以及竣工文件的審查、移交;對于BT項目還存在工程的移交。
4.1
完工檢查
  在工程完工階段由成都市政府BOT項目協調辦牽頭,擬訂了完工檢查大綱,對工程分項進行了詳細檢查,督促整改,為BOT項目開展初步性能測試、為BT項目的驗收移交創造條件。
  首先多次對竣工圖及竣工文件進行了初步審查,分廠內工程及輸水管線工程,分別組建了專業性檢查小分隊。
  檢查項目有:取水口上游河堤、取水格柵、連通渠、引水暗渠、排水總渠、廠內凈水構筑物、廠內建筑物、自用水系統、加氯系統、流量計、水質儀表、機電設備、輸水管線等。但檢查的重點是BT項目,BOT項目重點檢查與外部關聯的部位。
  檢查前,制訂了檢查表格、表格的術語解釋、檢查注意事項,檢查期間將檢查情況形成匯總資料通報,分送相關單位督促整改,直至大部分問題得到了落實與處理。
  廠內工程分工藝、結構、機電設備等專業小分隊;輸水管線工程分別組織了五個小分隊,對管線地貌、管內狀況、閥井(兩個小分隊)及陰極保護分別進行了檢查,并督促了整改。
  管線內部檢查時,對管內異物進行了清除,對內噴涂的缺陷進行了修補,對橢園度進行了抽查,對于坡向問題通過水準尺的初查,發現返坡現象較多,然后委托市測量隊在管道施工單位的積極配合下,從管內對縱斷面進行了復測,對地面的覆土高程、井點座標進行了補測,從而完善了竣工資料,也確認了局部返坡和局部覆土較淺的問題,在這里國內施工單位能主動配合、勇于揭短的風格是可敬的。
  管線閥門完工檢查的過程中,對閥井位置的座標、樁號、高程核實;閥井外形尺寸、閥門支座、透氣洞及井蓋板外觀情況核實;閥門的規格、型號、啟閉方向、轉數、啟閉指示準確度、加長桿的穩定性、伸縮節內間隙、啟閉方榫狀況、排氣閥高度、人孔、爬梯及井內清潔狀況等檢查與實測。通過閥井檢查的同時,對各個閥門的技術參數進行了收集、登記,對啟閉轉數進行了實測,為日后管道管理部門建立閥門跟蹤卡,提供了依據。檢查中發現多個DN2400mm主蝶閥的密封膠圈潰裂、加長桿的傳動部位搖擺、顯示部位指針指示不準、放空閥門的集水井沒有井孔、井蓋等不合理問題,一一提出來,督促了整改。
  管線地面檢查的過程中,主要檢查還土復耕、道路、溝渠、斗渠的恢復情況,標志樁埋設狀況。檢查中發現溝渠護坡有問題的進行了整改,斗渠底離管頂不足0.5m的進行了砼護底,標志樁太短全部進行了返工。
  管線陰極保護檢查過程中,主要實測了管道保護電位、測試樁的埋設情況、閥井內跨越導線敷設狀況、絕緣法蘭的效果監測等。
  廠內工藝完工檢查小分隊發現清水池通風百葉窗口、人孔蓋板設計不合理,影響灰塵、雨水易滲入清水池;流量計檢測點的管段偏高,影響計量精度等問題,均督促進行了整改。
4.2
竣工文件審查
  為了搞好竣工資料的收集整理,還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成都市政府BOT項目協調辦牽頭,匯同市城建檔案館、水司檔案處及我辦檔案管理人員,提出了竣工圖及竣工文件的目錄清單,提供了組卷要求;對提供的竣工資料,匯同相關部門專業人員一道進行了審查,并督促進行了整改,對組卷不符合我市規定的,我辦領導提出并落實了補救措施,總的來說竣工資料的規范性與完整性也是較好的。
4.3
凈水廠的性能測試
  根據《特許權協議》,項目公司在工程完工后應對取水工程、凈水廠、排水總渠及相關設備、設施進行下列測試:
 。1 初步性能測試
  在初步完工日前十五天內進行,測試內容包括效率測試;總供水能力測試;凈水水質測試;可靠性運行測試(連續成功運行達168小時以上);自動化控制的測試(24小時內能在設計能力的75%100%、115%狀態下分別運行控制);凈水工藝中使用的藥劑測試;濾料的測試。
  (2 季節性能測試
  在商業運營三個月內,第一、二月中各抽七天進行40m3/d41m3/d的穩定性測試。
 。3 最終性能測試
  最終性能測試的目的是證實項目設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它在項目全面投入商業運行狀態下進行連續十天的測試。
 。4)初步性能測試與管道沖洗 投產的結合
  在初步性能測試期間,針對項目公司提出的管道沖洗、 方案及初步完工測試計劃,進行了深入研究,考慮到初步完工測試的流量變化幅度、頻率較大,項目公司提出長時間、多個主閥門一道開啟度很小的控流計劃,這對蝶閥的正常使用是欠妥的,我協調辦提出了利用控流站內設施進行初步完工測試的控流方案,向項目公司方面進行了耐心的交流,統一了思路,既保護了管道上主閥門的安全作業,又使初步測試能順利進行;近一個月的連續測試,流量變化的范圍較大,輸水管線上的控流站發揮了作用,利用凈水廠的測試流量,也充分地沖洗了管道。
  同時商定了管道灌水、沖洗、悶水 、再沖洗、向管網輸水的整套方案,利用正常含氯水對管道 沖洗,避免高濃度氯水對管壁的影響,按計劃完成了凈水廠性能測試的同時,也完成了輸水管線的 、沖洗,順利完成了40m3/d供水量的投產,沒有引起供水管網大的沖擊。
  其中,初步性能測試合格,是項目投入商業運營的先決條件;通過以上性能測試,是對BOT項目設計、施工質量的考核,存在的缺陷能及時整改;同時也是BOT項目運營的班子對工藝、設備、設施熟悉掌握的極好方式。過去國內供水工程在商業運營前的調試很粗糙,使水廠投產后的一段時期內,一直在進行技改、調整。當然這樣測試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因此這方面如何效仿,值得進一步探討。

5.工程的效果

BOT項目是全國第一個城市供水設施試點項目,也是我市改革開放引進外資的重點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領導下,統一思想、通力配合,經過項目公司及各承包單位的緊張施工,使其按期完工投入了運營,工程造價控制較好,整個工程質量的優點是明顯的,當然問題也是存在的,它為我國今后的類同工程積累了寶貴經驗。
  凈水廠經試運行的調整后,出廠水的水質、水量滿足了《特許權協議》的基本要求,水廠投產的同時,水廠的自控系統投入運行,廠內生產性及非生產性建筑物緊湊、實用,廠區的環境綠化亦初見成效。
  輸水管線的施工單位克服管壁偏薄等不利條件,鋼管制造及現場組裝的焊接質量是完好的;完工后管道內部實測的橢園度均小于2%;鋼管外防腐及內噴襯質量也是好的;閥門井的砌筑是規范的;管線穿越河道、鐵路的施工基本達到圖紙的要求。
  不足的是輸水管線的局部高程控制不嚴,出現返坡現象較多,盡管完工檢查后個別點增添了四個排氣閥,仍然對管內積氣的影響是存在的;
  針對成都平原農村的特點,田塊形狀各異、高低不一,今后機械化作業勢必大規模改造田塊,水稻田泡水后,土中鋼管空管時的抗浮問題又不可忽視,《特許權協議》規定輸水管最小覆土深度為1.5m的本身就偏小了。管線安裝后局部埋深還小于1.5m,有些在灌溉斗渠下的埋深小于0.5m,因此今后農田大面積改土時,加強對管線上的覆土控制是必要的。

6.體會與建議

六年半來,筆者斷斷續續參與了該BOT項目從起草標書至工程竣工的全過程,對于這一試點項目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為今后的類同工程提出一些具體建議。
6.1
該工程在1996年爭取國內銀行貸款及日元貸款未成功后,市政府決定爭取以BOT方式立項,來加快我市供水事業的建設。當時水六廠A廠三期20m3/d的規模于1996年投產后不到一年就達到滿負荷供水,供水能力上沒有儲備量,加快水廠建設是必要的。
  六年后的今天,資本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籌措建設資金的渠道多樣化了,本工程的模式已不是最經濟的模式。
  但為了對工程的經濟性作一分析,故以國內銀行貸款方式與此對比,作為今后同類工程的借鑒。
 。1BOT項目投產后,項目公司在十五年半內可收回水費共達31.27億元。
  (2BOT項目投產后,在十五年半內為項目公司供水另繳水資源費為4.53億元(水資源費單價按0.2/m3計)。
  (3)由于水六廠A廠加輸水管線折舊、水資源費的綜合單位成本為0.46/m3(折舊按25年計),為了便于與BOT項目等效比較,將折舊期改為15.5年計,則水六廠A廠的綜合單位成本為0.56/m3。若上述十五年半的供水量按此成本計費,折算的水費達12.67億元。
  (4)考慮到19998月特許權協議簽訂時的美元匯率為826.49;貸款利率為6.21%18年貸款的總開支為:
  1.065億美元×8.2649×1+0.062118=26.04億人民幣。
  BOT融資方式比銀行貸款方式增加開支為:
  31.27+4.53-26.04-12.67=22.43億人民幣。
  故BOT融資方式比銀行貸款方式支出多1.68倍。
  (5)考慮到決策在項目立項時的環境,故應以19971月國家計委批準立項時的美元匯率為827.00;貸款利率為8.0%;核算18年貸款的總開支為:
  1.065億美元×8.27×1+0.0818=35.20億人民幣。
  BOT融資方式比銀行貸款方式增加開支為:
  31.27+4.53-35.20-12.67=13.27億人民幣。
  故BOT融資方式比銀行貸款方式支出多0.59倍。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計算均未考慮繳稅款項。
6.2 BOT
項目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將工程風險層層分解給承包的國內施工隊伍,這些施工單位為了獲得參與過國際招標工程的經驗,甘心情愿地接受游戲規則錘煉。
  六年半的實踐,使我們領略到國際融資銀行怎么通過國際水務集團介入我國水務界,巧妙地運用游戲規則進行著資本積累。它告誡國人,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要學會游泳,保護自己。
6.3
長期以來成都市的供水形勢處于供不應求、供求持平的狀況,二十年來想把供水能力搞大一點、抗沖擊能力搞強一點,為城市的更大發展增進旺盛活力,F在供水形勢好了,供水規模上有了一定的富余量,應該說給成都市的更大發展創造了條件。到目前而言,成都水司的供水能力為138m3/d,今年最大供水量為118m3/d,設備富余率達14.5%。但近些年由于城市還處于經濟結構調整期,過去用水量最大的東郊工業區正全面向郊縣遷移,區域性供水的步伐又較緩慢,過去供水緊張時期發展起來的數十家小型的自備水廠仍在運營,城市供水總量停滯,水價上調幅度有限,制水成本過高的BOT項目的投產,更使供水企業當前的運營處境艱難。
  筆者認為,首先以上狀況反映了國家對此類公用事業性企業的管理政策,應作適當調整;其次當前也應該看到在建城區內尚有幾十萬人還沒有得到清潔衛生的飲用水,在周邊區縣城鎮也渴望得到優質、保量的自來水來帶動經濟發展、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這乃是提示了供水企業,要努力提高服務質量,主動攺善運營狀況,積極擴大供水范圍,尋求更大發展的增長點;當然供水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政策導向與幫助外部環境的改善。
6.4
高負荷的設計參數的運用與BOT的運作模式是緊密相關的,法方在亞、非、拉地區工程中亦有實例借鑒,但在他們本國的工程中較少采用高負荷的設計參數,這一點也應該引起我們三思。像成都水六廠B廠采用的單擋機械絮凝技術、高負荷的設計參數,突破了現行我國給水規范中的有關規定,曾經令人擔心,但一年的商業運行證明該技術基本是可行的。
6.5
投標文件應有初步設計深度,成都BOT投標文件只要求技術方案,沒有完全達到初步設計的深度,因此給《特許權協議》簽署前的確認性談判和初步設計審查增加了極大難度,初步設計審查了二次,時間經歷50天,還是遺留了若干內容在施工圖階段解決。特別是BT項目,前期的資料應準備充分,以免投標中的考慮不周,落實過程里的談判艱難。
6.6
今后招標工程的標書中,技術要求應具體,BT項目的閥門采購沒有量化的技術要求,沒有對閥門制造廠家的考察,《特許權協議》上只要求采購進口的世界先進水平的閥門,讓采購方在大帽子下有空子可鉆。此次圍繞鋼管壁厚及閥門采購上存在的問題是個遺憾。
6.7
按照國際慣例,標書確定的內容應從嚴遵守,較多的變動一方面對其它投標者是不公正的,二方面沒有按國際慣例辦事,損傷了對方的利益。
  比如管線順坡敷設是明確的,但再三商討認同了四處返坡,減少了工程費用,可對管道的排氣是不利的,特別是清水池出口的返坡,容易使流量計計量管段存氣,這對流量計的計量準確性帶來干擾因素。
  廠內DN2400mm出水管道上安裝的主控閥門口徑縮小到DN1600mm,增大的阻力,影響了AB兩廠清水池水位的等同關系,這對A、B兩廠出水的調度帶來難度。
6.8
工程設計的審查不能單從技術本身出發,還應考慮經營管理。在簽署《特許權協議》前的確認性談判期間,對取水口設計單從進水流速符合設計規范要求,而同意取消了CGE聯合體設計的12.5m長的進水格柵,中標方節省了工程造價,當時強調了將來AB、C三個廠統一管理,而忽略了BOT廠的獨立經營,因此取水口沒能按A、B、C三個廠能獨立經營、管理進行設計,從而引起了雙方在取水口如何管理的談判上,增加了難度。
  電源設計存在同樣的問題。為了有利于運行管理和分清職責,在實施前進行了適當調整,要求B廠電源分別改從兩條專用供電線路下桿,而不是從A廠高壓配電室引接。如在標書中明確,亦可避免為電源問題進行的多次艱難的談判。
6.9
整個工程的質量是好的,總體效果是不錯的。但在一些重要環節上也出現了問題,如引水暗渠及廠內構筑物、排水管渠不及時、主動作閉水試驗,甚至個別管段最終也沒有作閉水試驗;輸水管道的高程沒有監理人員的連續監控記錄。因此筆者認為對于BOT項目、BT項目工程監理所站的角度是不全靣的,項目公司聘請的工程監理只有建議權,特別是BT項目,有些問題得不到妥善的處理。
  比如輸水管線采用薄壁鋼管,為了保證完工檢查時橢園度不超標,施工單位作了大量工作,施工單位也花費了一定的人力與財力,保證了園度,卻忽略了局部高程的控制,引起管線局部返坡,當時SADE公司提交的竣工資料沒有反映這一問題,而是在完工檢查中逐步揭示的。
  因此,今后類同工程,最終業主方強化介入工程質量監督的力度是十分必要的。
6.10
按照《特許權協議》,施工圖設計及修改需經成都政府審查,但不必經政府批準,就是說項目公司對審查意見可接受也可不接受。
  特別是在工程中還存在嚴重的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三邊問題及邊設計、邊施工的二邊問題,這些對圖紙審查意見的落實、工程質量的控制是不利的。
  國內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對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審查,施工圖文件審查意見必須得到確認才能開工建設,對于BOT項目也不應例外,《特許權協議》這方面的規定是欠妥的。
6.11
應高度重視重力流輸水的特點,進一步完善生產調度運行方案。筆者認為B廠出廠電動閥應與廠內自控系統脫鉤,通常全開,只有特殊情況時,水司總調度室授意下才可關閉,該閥不應參與流量的調節;對B廠清水池水位提出考核要求;控制DN2400mm管線控流站的活塞閥,確保B廠日供40m3的水量。
  需要說明的是在A廠與B廠剛出廠的連通管提前形成,主要考慮到三環路配套工程若不能按期通水時,B廠可通過A廠輸水管道輸水;另外,若DN2400mm輸水管道出現故障時,B廠亦可通過連通管輸水。當前AB兩廠連通管上的閥門近期應關閉,兩廠出水的控制互不干擾,避免調度不當引起管內水流斷鏈、進氣等問題發生。當然十五年后,AB、C廠統一于一家管理,連通管的作用就很明顯,上述的問題就不嚴重了。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BOT方式建設成都市水六廠B廠的介紹和啟迪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