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配水干管:從新開河水廠出廠有4根干管與現管網相連,其直徑為Φ1200~1500 mm,包括市區配水管網的改造,共需鋪設Φ300 mm以上的管道97 km,其中Φ1500 mm管道6 km,Φ1200~800 mm管道30 km,同時考慮了深井回灌設施。
(16)海河備用取水口:在西河水廠對岸建1座日供水能力為55萬m3的備用取水口,專供新開河水廠。當海河逕流充足,水質符合要求時,可以從海河取水經Φ2500 mm鋼管回送至新開河水廠以節省電耗。當引灤水源發生故障時,也可用來供新開河水廠水源。取水泵房設48sh-22A水泵4臺,24SA-18A水泵2臺,共6臺泵(4用2備)。
(17)農田水利配套工程:由于興建專用明渠,打亂了沿線農田水利系統及農村交通線路,因此必須對原有農田水利設施作一些必要的調整或改造工程。這些工程包括30座閘、5座倒虹吸、103座橋梁、5處槽及排灌渠道124.8 km。
(18)外部供電工程:為保證引灤入津工程安全運行,新設3個變電站、其中2座110 kV變電站內裝3.2萬kV安變壓器1~2臺;1個220kV變電站,內裝12萬kV安變壓器1臺。并敷設35~220 kV輸電線路148.5 km。
(19)通訊設施:為保證引灤沿線各構筑物之間的通訊聯系,建設了專用的通訊系統,分別在于橋水庫、爾王莊泵站及新開河水廠設電話總機,既與市縣電話聯通又使沿線所有構筑物之間可以互相直接通話隨時調整運行條件,以后還要搞一套微波通訊設施,逐步實現遙訊、遙測、遙視。
(20)其它工程: 如管理機構的建設,大張莊閘的重建,屈家店閘的修理以及5座跨越專用明渠的公路橋等。
3 對設計中有關問題的認識 關于設計標準與技術措施:引灤入津工程是城市給水水源工程,其設計標準不同于一般農田水利工程,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 必須保證安全供水,因此在設計中要考慮冬季防冰,汛期防淤和秋季防草等措施;明渠的流速不能太大,并需在灣道和構筑物附近土質較差段落加強護砌,以免沖刷;泵站設備的備用率要足夠,既要考慮事故備用又要考慮檢修時的備用,檢修設備要齊全,閘門啟閉裝置要可靠,止水要嚴密。泵站都必須設置采曖通風設備。
(2) 供電、通訊系統要可靠:設計中各泵站、水廠均采用雙回路供電,保證不間斷運行。站內變壓器設2臺,當1臺發生故障時,另1臺發生故障時,另1臺可維持70%以變能力,各種設備的訊號裝置要齊全、靈敏、可靠。
(3) 操作運行工人及管理人員要齊全,.每個閘門、倒虹吸和泵站均日夜有人值班,明渠及河道沿線每班有人巡邏檢查。
關于水源衛生環境保護:引灤入津是天津市幾百萬人民生活飲用水的主要水源,必須保證水源水質的衛生條件。天津市環保局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對可能污染水源的污染源提出必要的治理措施,并且安排了沿線監測設施。
關于土壤液化:從于橋水庫以下直至新開河水廠,發現有多處地段在地震情況下土壤可能發生液化現象,從而危及構筑物的安全。設計中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了不同的處理措施。如液化土層不太厚(2~ 3 m),可將可能液化的土層挖掉,換以粗沙或石屑。如液化土層較厚(3~5 m) ,則采用樁基如固地層。在涵閘穿越河堤處發現液化土壤時,則采用灌注樁基礎,以免影響堤基穩定,在有條件的泵站里,采用板樁圍護的方法來穩定液化地基。
關于隧洞護砌:護砌工作量大,不同護砌方案對工期和造價影響很大。考慮到工程地質資料的誤差和地層的復雜,根據可能發生的幾種地質條件, 設計了幾種不同的護砌方案。如當F值在5~6時采用厚100~150及250~300 mm的噴錨支護,F值在3~4之間采用噴錨加鋼筋網護砌及F<2時采用500~600 mm厚的鋼筋混凝土護砌。
關于井點排水:引灤入津工程中構筑物埋深較大,基礎一般都在原地面下10 m左右,而地下水位在地面下僅1 m左右,如采用一般虹吸井點降水要打好幾排井才能把水位降至構筑物基礎以下。引灤工程采用了大管井降水的方法,效果很好。其做法是在構筑物四周(如泵房)或兩旁(如倒虹吸)打許多管井,直徑350~400 mm,深35~40 m,間距15~30 m。井管采用無砂混凝土管外包2層棕皮,然后外填人工瀘料。采用2~3寸潛水泵抽水, 當動水位穩定在構筑物基礎以下15 m時,自動控制水泵開停。當基坑挖到設計高程時,在基坑的四周挖幾個明排集水坑,用離心泵或潛水泵排水,這種井點與明排相結合的排水措施,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