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上海市安全飲用水保障技術

時間:2007-07-23  來源:  作者:hjk  下載次數:

  應用高效澄清池等強化常規處理工藝,盡可能降低濁度和耗氧量,減少后續活性炭處理工藝污染物負荷。高效澄清池與平流沉淀池相比,絮凝與澄清結合緊密,整體布置緊湊,占地面積小;澄清速率較高,斜管區上升流速可達20m/h;沉淀區域有較大的污泥濃縮空間,排泥水含固率不小于3%,可簡化污泥處理系統;使用助凝劑,并采用污泥回流外循環,產生的礬花均勻、密實,對水質水量變化適應性強。黃浦江原水處理試驗結果表明:在斜管區上升流速25m/h時,澄清池出水濁度基本小于1NTU,排泥含固率大于3%,最高可達10%以上。

  對于現有的平流沉淀池則應用活化硅酸助凝劑,改善混凝效果,降低混凝劑硫酸鋁的投加量,提高出水水質;罨杷崽幚睃S浦江原水生產性應用表明:平流式沉淀池在混凝劑量一定時,投加活化硅酸助凝劑2.5g/m3(以SiO2計為0.85mg/L),沉淀池出水濁度可降低30%40%,混凝劑投加量至少降低25%,沉淀池的水處理量可增大10%15%。

  臭氧生物活性炭能有效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及由此引起的色、臭和味等,并對賈第蟲和隱孢子蟲滅活效果顯著,后續氯消毒的投加量可適當減少。工藝中臭氧的作用有兩個方面,一是直接將部分能被其氧化成無害物質的污染物去除,二是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成可為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同時利用臭氧分解后產生的氧使水中的溶解氧充足,從而為后續活性炭處理中的生物降解提供必要的條件。實踐證明: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能有效去除水中有機物,降低出水CODMn、鐵、猛,改善自來水臭和味,提高出廠水的生物穩定性,出廠水Ames致突變結果可轉變成陰性。

  2.2.2 長江原水凈水工藝

  將對長江原水凈水工藝改造作進一步探索,目前僅根據其水源特點和出廠水水質狀況,初步考慮工藝改造,同時開展粉末活性炭在長江原水中的試驗研究。

  通過臭氧預氧化、活性炭一雙層砂濾池,解決氨、氮、鐵、猛、酚的含量有時偏高問題,并改善出廠水的臭和味。

  應用了新型混凝劑聚硅硫酸鋁。聚硅硫酸鋁是由聚硅酸與金屬鋁鹽復合而成的一種新型絮凝劑,具有吸附架橋和電中和等性能,能適應不同的水質和氣候條件,且水中殘余的鋁含量可大大降低。聚硅硫酸鋁絮凝效果受低溫影響小,凈水效果明顯優于硫酸鋁,節約礬劑20%50%。結成的礬花大而密實,沉降速度快,能提高沉淀(澄清)設備的產水量,增大水處理量可達15%。解決在冬季水溫較低時硫酸鋁混凝效果不佳,跑礬問題,并降低水中鋁離子的投回量,提高出水水質。

  2.2.3 儲備技術

  同時,根據上海市規劃供水水質要求和原水水質條件,開展不同原水的深度處理工藝的研究如超濾和納濾在處理黃浦江和長江原水中的應用研究;新的消毒方式如多點投加氯及管網遠點加氯等,在保證消毒效果前提下,盡量減少加氯量,降低消毒副產物及氯的臭和味;開發和選用新消毒劑等,進行技術儲備,尤其是進一步提高長江原水自來水水質的技術積累。

  2.3 改造城市供水管網

  城市供水管網改造的目標是確保供水水質、降低管網漏失率,力求做到經濟、合理,提高供水水質和供水安全。

  2.3.1 管網更新與改造

  管網更新改造應循序漸進,突出重點,積極推廣新工藝、新材料,新敷設的管道采用抗腐蝕材料或防腐性能好的產品,新管盡量采用球墨鑄鐵管。

  管網改造實施原則:管網改造與城市規劃相結合;管網改造與降低漏損和爆管相結合;管網改造與提高水質相結合;管網改造與優化供水調度和主干管布置相結合。

  2005年基本改造無內襯管道,更換爆管頻率高的管段;2010全面完成易漏、易爆管段改造,并逐步建立管網監測系統和管網GIS系統,完善供水區域間管網調水能力。

  2.3.2 建立供水管網爆管事故預警與快速反應機制

  上海市城市供水管網大口徑管道爆裂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管網中管道部分老化,以灰鑄鐵管為主要管道材料的管道質量差,管道耐壓和耐沖擊性能差,是上海市供水管網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的根本問題;二是科學管理水平和手段比較落后,缺乏預防爆管事故的主動條件和快速反應及處理能力,容易造成重大的社會影響和經濟、財產損失,影響市民生活和城市安全。

  研究應用供水管網GIS系統和管網運行計算機動態模擬軟件,建立以運行安全保障為目標的信息化管理平臺;進行管網漏水和爆裂事故數據及因素分析,建立安全保障體系和建設方案;建立管網漏水監測系統,實時反映管網漏水狀態,調研和選用適合上海地方特點和需求的管網漏水狀態,調研和選用適合上海地方特點和需求的管網漏水和事故監測儀器設備,健全SCADA實時監測系統,制定事故快速反應和快速處理預案;實現管網安全運行調度和安全運行。通過應用研究成果加強科學管理,降低爆管事故發生率;逐年更新改造管網材料,提高管網抗御災害能力,最大限度減少管網爆管事故隱患。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