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供水水質
表1
黃浦江原水出廠水濁度和耗氧量年平均值
年 份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濁度/NTU CODMn/mg/L |
0.42 3.3 |
0.43 4.0 |
0.30 3.6 |
0.23 3.5 |
0.18 3.5 |
表2
長江原水出廠濁度和耗氧量年平均值
年 份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濁度/NTU CODMn/mg/L |
0.18 1.8 |
0.15 1.7 |
0.14 1.7 |
0.11 1.7 |
0.08 1.6 |
從表1和表2可見,目前長江原水給水廠出水濁度年平均值在0.1NTU以下,CODMn小于2mg/L,黃浦江原水給水廠出水濁度年平均值0.2NTU以下,CODMn大于3mg/L,黃浦江原水出廠水耗量明顯高于長江原水給水廠。
資料分析表明:黃浦江原水給水廠出水水質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CODMn、氨氮、錳的含量略高,酚、色度、鐵偶有超標(GB5749—85);長江原水給水廠出水水質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氨氮、錳和酚含量有時偏高,咸潮期間氯化物較高;自來水臭與味較差。
自來水口感較差的主要原因:一是出廠水殘余有機物含量較高;二是出廠水余氯量偏高;氯消毒形成的氯酚。水處理工藝效能決定了出廠水水質,而黃浦江原水分小子量的溶解性有機物占多數,現有常規工藝對小分子量溶解性有機物去除能力有限,出廠水中除余有機物量和自來水的臭和味有直接的關系,改善自來水的口感,進一步提高水質,應用深度處理工藝勢在必行。
表3
上海市自來水管網水濁度年平均值
年 份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濁度/NTU |
0.61 |
0.60 |
0.52 |
0.43 |
0.33 |
從表3可以看出,管網水的濁度逐年降低,但對水質資料的分析結果表明:管網水水質與出廠水相比,濁度平均增加0.15NTU左右,色度平均增加2度,鐵平均增加0.01mg/L。經過二次供水設施后,居民龍頭水水質與管網水相比,濁度平均增加0.57NTU,色度平均增加4度,鐵平均增加0.1mg/L。
因此,上海管網水和二次供水嚴重影響了供水水質的提高,主要問題:一是中心城區管齡在百年左右的管網有100多公里和1968年前敷設的無內襯管道總長度為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