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鄭州北鐵路機務段工業純水改為食用純凈水的設計與選型

時間:2007-07-17  來源:  作者:趙風琴 高隆緒  下載次數:

1 課題提出

鄭州北鐵路機務段工業純水站于1987年建成,采用鈉離子交換預軟化,電滲析與陰陽混合離子交換優化組合制水方式,工藝流程為:原水鈉床電滲析混床純水。設備產水能力2t/h,水源為自備井水與自來水的混合水,水質電導率8001000μS/cm,硬度67mmol/L,經過處理后的水,水質電導率15μS/cm,硬度接近零。該純水用于內燃機車冷卻液用水及蓄電池電解液用水。由于這項純水技術,工藝先進,設備運行可靠,出水質量穩定,1989年獲鐵道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鑒于京廣、隴海鐵路電氣化,動力牽引由用內燃機車改為用電力機車,因而鄭北機務段用于內燃機車冷卻液用水的工業純水,大幅度減少,產水能力每天富余約30 t。如何利用好這部分工業純水,成為一個新的課題。我們經過反復調查研究,根據江澤民主席提出的:大力發展飲水工程,改善市民飲水質量的精神,結合當前純凈水深入人心,風行于世之際,將富余的工業純水,改進為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純凈水,供給本單位職工和家屬直接生飲和加熱飲用。

2 設計方案與流程

2.1 飲用純凈水設計能力

鄭州北機務段職工及家屬共約1萬人,每天需用純凈水量按人均2.0 L,每天共需純凈水20 t,故工業純水改為飲用純凈水的設備,設計能力按產水1.5 t/h設計,每天產水能力30 t,可滿足需要。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