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巢湖含藻水高效凈化處理技術的研究

時間:2007-07-11  來源:合肥市自來水總公司  作者:  下載次數:

巢湖水源位于合肥市東南方15公里,面積800平方公里,流域包括合肥市、巢湖市等7個市、縣,由于受到這些城市及其縣郊的工業、生活、農田涇流等污廢水的污染,氮、磷、有機物含量高,富營養化嚴重,夏秋季藻類生長繁殖旺盛,數量達2000×104/升,并伴有腥臭味,給供水凈化處理帶來一定難度。目前安徽省加大了對巢湖污染治理的力度,巢湖水質得到改善。但隨著進入21世紀,合肥市供水事業加快了改革發展的步伐,近年來我公司對巢湖微污染水源進行了大量實驗和研究,采用高效處理凈化工藝加強對含藻水的處理,嚴格按照《城市供水200年技術進步發展規劃》,向大型一類水司的標準努力,初步實現了優質供水。

一、巢湖水源藻類概況

巢湖水源終年含藻,隨著季節變化,藻的種類和數量差異較大,藻量低于500×104/升時,對常規處理影響不大,達到1000×104/升,根據藻的種類不同對凈水效果的惡化程度不同。藻類的生長繁殖受多種生態因子的影響:水的化學成分、氣候、水溫、水深、光照條件等,每年均有變化,但總體趙熱規律性較明顯,一般包括四個變化時期:
  1、低平衡期:上年11月至本年3月冬春季,白天日照時間短,水溫低,藻類的代謝作用微弱,生長、繁殖速度較慢,一些喜溫性的藻類失去活性沉入湖底,水中藻含量的50——200×104/升,以硅藻占優,也包括綠藻、藍藻等。
  2、生長期:每年4、5月份春末,氣溫逐漸升高,巢湖水深平均3左右,水溫分層不明顯,水溫也升高,藻類代謝強度成倍增加,湖水中C、NP等養分充足,藻類迅速生長繁殖,并且水溫升高湖底底泥中有機物釋放溶出,促進了沉積的藻類活性,在光照充足時,一些具偽空泡容積增大,上浮到水面進行光合作用,夏初湖面上有時可見細條狀水華,藻量增加到1000——2000×104/升,藍藻占優。
  3、高平衡期:6月至9、10月夏秋季,日照時間長,水溫較高,光照強,適合喜溫性的藻類生長繁殖,隨著藻類數量的急劇增加,大量消耗水中C、N、P等營養物,尤其是C、N利用量較高,水中氨氮含量大大降低,并利用CO2進行光合作用,此時對氮要求較低并能固定空氣N2的藍藻大量生長繁殖,使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藍藻占絕對優勢,水中藻量2000×104/升以上。
  4、消亡期:大約在11月隨著進入冬季,日照、水溫、光強相繼降低,藻類的代謝速度減慢,一些藻類死亡,一些藻類失去活性,還有一些具偽空泡、膠質膜等結構的藻類在溫度突然降低,溫差較大使上下水層產生交換被帶入下層,水壓力增大使這些結構破碎,降低浮力沉入湖底等,水體中藻量由2000×104/升減少至300×104/升。以隱藻占優,包括綠藻、硅藻其它藻類,在冬春季時達到低平衡期。
  四個時期的時間劃分每年不盡相同,主要與候、水質有關,每個時期的藻量及種類也有變化,其中以高平衡期藻量危害最大,生長期、消亡期次之,低平衡期幾乎沒有影響,含藻水處理主要針對高平衡期及生長期、消亡期的特殊種類的藻。夏穩定劑季藍藻瘋長,優勢種是微囊藻,其細胞群體由成百上千個單細胞聚集在一起,具有偽空泡白天在光合作用時放出氧氣使群體浮到表層,夜晚消耗氧氣或失掉空泡沉入下層,其單細胞個體很小,直徑在3--5μ,相對面積較大,容易上浮,且細胞內含水量較高,比重接近于水,其它藻類也有這些特點。如很多綠藻,藍藻具有含水量很大的膠質膜,可增加浮力,因此藻類的沉降性能很差。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