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蚌埠市飲用水的生物穩定性研究

時間:2007-07-11  來源:  作者:馬從容  下載次數:

    前言

  近年來,隨著水源水中營養物(氮、磷、有機物)的增多,不但造成傳統的水處理工藝(混凝、沉淀、過濾、消毒)礬耗和氯耗的增加、過濾周期的縮短,而更為嚴重的是會引起配水管網中細菌繁殖的突然暴發,從而造成管網水質的惡化和配水系統的腐蝕[1]等。據資料介紹,占全國總供水量42.44%和36個城市自來水公司調查,出廠水平均濁度為1.3度而管網水增到1.6度,色度由5.2度增到6.7度,鐵由0.09mg/L增到0.11mg/L,細菌由6.6/L增到29.2/L。
  所謂生物穩定的飲用水是指在配水系統中不會引起大腸桿菌和異養菌再繁殖,從而引起水的色味和濁度上升的飲用水。
  目前,國內對配水系統中飲用水水質的惡化和管網腐蝕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常規的水質監測和對腐蝕現象的宏觀觀測這一水平上,但對出廠水中殘留的營養與管網水的水質惡化以及配水系統的腐蝕的研究尚未深入報道,而且對營養的監測尤其是對可生,化有機營養的監測缺乏有效手段。本研究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蚌埠市飲用水的生物穩定性進行了研究。

1 管網水與出廠水的比較

  根據1998年蚌埠市自來水公司管網水的監測資料,正常情況下管網水較出廠水的濁度上升00.7NTU,色度上升02度,鐵0.020.08mg/L,細菌總數增加24/L,水味也有所加重。目前對其水質的監測正在進一步進行。

2 自來水管道管垢成份的分析

上一頁 頁碼:[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