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面低旋的紅嘴鷗,在長空翱翔的小白額雁……出現在煙波浩渺的東洞庭湖上的人間奇景,接連映入觀鳥愛好者的眼簾,攝入他們的鏡頭。
雖然日前結束的2006中國洞庭湖觀鳥大賽共記錄到190種鳥類,發現12個新鳥種,但一些權威專家仍然為洞庭湖越冬水鳥的生存環境深表擔憂。
洞庭湖濕地被業內專家一致認為是中國最典型、最好的濕地。在今年的觀鳥大賽上,參賽者們發現了烏雕、黃雀、白眉巫、領角鵠、白腹鷂等12種新鳥,使本屆觀鳥大賽發現的鳥種超過前兩年的156種和149種。有人歡呼:來洞庭湖越冬的水鳥越來越多了!
但湖南省岳陽市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蔣勇認為難以據此下定論。蔣勇指出,今年參加觀鳥大賽的有38支隊伍,人數、裝備水平等為歷屆之最。加上今年洞庭湖水鳥因為水位大幅下降而在東洞庭湖“扎堆”,因此難免看到的鳥種增多。
在最近舉行的“濕地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壇”上,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省水利廳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聶芳容等人對洞庭湖“鳥情”就感到擔憂。他們指出,東洞庭湖2003年統計的水鳥有13萬只,2004年至2005年跌至11萬只。國際瀕危物種東方白鸛由上世紀90年代的802只下降到前兩年的36只,鴻雁由原來的3000多只下降到不足300只。洞庭湖越冬白鶴原有200只左右,今年觀鳥大賽上只觀測到3只。
另據介紹,2004年、2005年國家林業局、世界自然基金會等組織的兩次與長江中下游5。笔械耐秸{查表明,洞庭湖鳥類減少了,鄱陽湖則增加了8萬只,湖北增加了近2萬只。
雖然東洞庭湖今年的水鳥數量尚在調查統計之中,但專家認為,環境污染、水位下降導致濕地縮減并劣化,以及有害漁業方式、偷獵等都對洞庭湖鳥類的生存繁衍構成了威脅。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