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數人認為,濕地僅具有維持生物多樣性、調洪蓄水等‘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往往忽視了其背后隱藏著巨大的經濟效益,造成中國大量濕地被破壞。”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蘇勇說。
近年來,中國濕地開發利用長期處于非理性、無序化和掠奪式狀態,導致大量濕地遭到人為破壞。專家呼吁,有關部門應加大科普宣傳力度,讓老百姓走出濕地“無經濟效益”的認識誤區。
蘇勇說,濕地的經濟效益實際上是非?捎^的,其最直接產出的是水資源,豐富的水資源在灌溉、工業、居民供水、養殖和發電等方面將發揮巨大“經濟效益”。
蘇勇介紹說,濕地生態系統物種豐富、水源充沛、肥力和養分充足,有利于水生動植物和水禽等野生生物生長。“濕地具有較高的生物生產力,它可以為農產品、水產品提供豐富的養料,提高產品的產量和附加值。”
“濕地還是一種旅游資源,如廣西的河流和海岸濕地中,不少就憑借著獨特的生態景觀和豐富的野生動植物,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旅游觀光,成為風景區。這些也是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體現。”蘇勇說。
廣西現有8個濕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