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濕地公園專題 >> 資訊信息 >> 

湘潭五年內建六大生態工程

時間:2007-12-18 來源: 作者:

    記者從湘潭市政府召開的第十八次全體(擴大)會議上獲悉,在未來五年內,湘潭市將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重點,圍繞推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著力組織開發六大生態工程,將湘潭建設成為宜居家園。

   這六大工程分別是:一、昭山九華生態休閑宜居新城;謴昭山八景,開發九華沙灘和天然草地等資源,開發建設仰天湖水上公園、生態度假村、濱水樂園、高檔住宅區,修建連接昭山與九華的跨江觀光索道或昭山大橋,建設成為集生態旅游、度假、休閑、娛樂、會展、居住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生態休閑宜居新城。

    二、昭山易家灣地區生態綠心。以昭山風景名勝區為核心,將周邊鳳形山、虎形山、東風水庫、紅旗水庫等山水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建設森林公園、生態觀光農業、生態休閑度假等生態項目,打造形成長株潭三市結合部綠心

    三、一軸三帶生態走廊。沿韶山大道兩側各建20米寬的生態觀賞林帶;沿湘江生態經濟帶兩岸建設20米寬濱水生態林帶;長潭經濟帶主要利用長潭西線沿線山體、森林、水位等天然生態資源,建設森林公園、行業生態公園;天易經濟帶以金霞山和法華山為基礎,建設森林公園,打造株潭兩市共同依托的生態走廊。

    四、水府濕地公園。規劃建設面積218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443平方公里。主要根據項目區人口、資源、生態和環境特點,修復濕地生態系統、維護生態平衡、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維護濕地生物的多樣性,打造生態涵養區,盡力申報批準為國家濕地公園。

    五、竹埠港化工區綜合治理。將竹埠港化工區及湖南南天公司周邊5平方公里左右已不適宜發展農業的土地進行整體置換,轉變為產業項目開發用地,配套完善廢水、廢渣處理設施,建設綠化隔離帶,打造綠色產業園區。

    六、鶴嶺資源枯竭型工礦區綜合治理。將工礦區工地及周邊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地進行整體置換,轉化為工業用地和生態建設用地,關閉非法開采礦井,實施礦區綠化工程,發展轉型產業,對廢棄礦區和沉陷區進行生態恢復和治理,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