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濕地公園專題 >> 資訊信息 >> 

西溪濕地水下觀光長廊絕了!

時間:2007-12-18 來源: 作者:

    全木質結構、配有各種鳥類介紹說明的觀鳥屋,全方位展示水生動、植物的國內首條水下生態廊道,以及實時反映著水質、空氣質量、生態氣象等多種環境指標的現代化自動監測站……這些西溪濕地里除景觀外最吸引游客的內容,也讓全國科普教育界的專家們發出了嘖嘖贊嘆。昨天下午,以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高勘為領隊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評審組,對西溪濕地進行了現場評審驗收,并對西溪的科普建設作出了高度的評價。

  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西溪一直視水為根本、鳥為靈魂、科普是生命線。圍繞著創建全國科普基地的目標,兩年來,園區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周家村科普展示館、深潭口環境教育中心、杭州濕地植物園、蓮花灘和千金漾觀鳥區等多個科普教育站點。同時,通過建立大、中小學的校外教育實踐基地,舉辦中國杭州西溪濕地論壇等方式,向世人展示著濕地的功能、生物多樣性的特征以及保護濕地的重要性。

  躲在木屋里觀鳥,是昨天的現場驗收中令專家們印象深刻的一環。拿起望遠鏡,透過木柵欄的縫隙,偷偷地欣賞著自由徜徉在自然環境中的各種鳥類,北京林業大學保護生物學博士后、副教授欒曉峰興奮地說,武漢也有觀鳥的場所,但那是高臺,離鳥類相對較遠;像這樣融于自然環境中,可近距離觀察鳥類的觀鳥屋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這在國內已經是相當先進了。

  走進目前國內唯一的水下觀光長廊,專家們的目光完全被兩旁亞克力玻璃后悠游的魚群、漂浮的睡蓮、菱角所吸引。眼前,魚兒不時趨前啄咬植物根、莖的生動場景,真實展示了水下生態鏈的片段,也令專家們不得不為設計者的構思拍手稱絕。

  除了各科普站點的現場考察外,評審組的專家們還從濕地開展的科普宣傳活動、科普建設經費來源、科普志愿者隊伍的組建與素質等方面對西溪進行了深入了解。據悉,此次評審會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標準》修改后的首次驗收。專家們表示,這意味著驗收的要求會更高,對濕地科普各方面的考核會越細,涉及的指標、內容會更廣,但他們對西溪濕地已經開展的科普工作表示肯定。欒曉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濕地是陸地與水環境的一個過渡地帶,也是生物多樣性體現得最淋漓盡致的地方。杭州能保護、擁有一塊在城市中的次生濕地已經難能可貴,而在這里建設一個科普教育基地更是相當有意義,我們在這里看到了許多有創意的科普方式。相信這對吸引更多人來了解濕地,進而促進他們一起攜起手來保護濕地,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