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濕地公園專題 >> 資訊信息 >> 

水洼共長天一色,四川拯救第二大天然濕地

時間:2007-11-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作為四川第二大天然濕地,布拖縣樂安鄉伊姆霍爾有過令人炫目的美麗。但20年前,為發展經濟,當地人在濕地中挖出大小幾十條排水溝,幾乎流盡濕地的“血液”。與濕地一起消失的,還有相伴而生數不清的珍稀野生動植物。當地人并沒能依靠開發濕地脫貧致富。拯救濕地的行動歷經多年,今天的伊姆霍爾已逐步康復。

越冬候鳥達幾十萬只

秋天傍晚時分, 舉目望去,群山環抱的濕地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時節。一地水草隨風起伏,星羅棋布的水洼反射出金色的光芒,幾只白鷺扇動著修長的翅膀,起起落落。

“高點,再高點!痹诓纪峡h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覃會昌“監督”下,記者一次次挽高褲腳。行進過程中,與其說在走,不如說在跳。濕地幾乎完全被水覆蓋,偶爾凸現出一些小土包,仿佛河流中間的跳蹬石。遇到兩個土包之間距離太遠,無法跳過時,只能冒險涉水。

2004年樂安自然保護區成為州級自然保護區以來,已逐步恢復生機。單從來此過冬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來看,觀測到的數量就呈逐年遞增趨勢:20036只,200412只,200518只,200619只。目前發現的水生動植物30多種,越冬候鳥每年多達幾十萬只。濕地面積也由上世紀90年代最低谷時期的不足1000畝,恢復到當前的1萬畝。 覃會昌告訴記者:“每次來都有驚喜,今天就發現了兩株水菜花,這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前次來只發現一株。要是冬天,那個鳥啊,鋪天蓋地!

不讓牛跑到濕地中去

濕地中央,記者看到,經過多年堵水,加上自然淤積,曾經把濕地逼上死亡邊緣的“罪魁禍首”――排水溝已模糊不清,最大的主排水溝縮減到不足2深、1寬,其余支渠大都已淤積填平。

30歲的李子呷爾住在布拖縣樂安鄉濕地邊上,全家所有“動產”是一頭小母牛、一頭豬和一只黑母雞。牛是“國際小母;稹睙o償援助給他家的,另有500元現金、200塊磚和44包水泥。他要做的是用這些財物為這頭牛建一個“家”,目的只有一個――不讓牛跑到濕地中去。

2006年,李子呷爾家成為國際小母牛項目在布拖縣80戶援助對象之一。該項目組織于1944年創立于美國阿肯色州,是一家非營利組織,通過向貧困農戶提供各種創收增產的畜禽、技術培訓等社區綜合發展模式,實現減緩貧困和保護環境的目的。

“這個計劃改變的不只是當地人的經濟條件,還有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對濕地的拯救!辈纪峡h林業局局長比曲俄爾說,“實施能源替代和家畜圈養計劃,爭取為他們提供廉價甚至是免費的能源,這是解決濕地挖炭和家畜對濕地破壞的重要手段!

按原始森林形態種樹

陽光下,濕地南側的山坡上,生機盎然。3年不到,槭樹已1丈多高,紅松不到一人高,水杉、地盤松、矮刺梨、山竹……錯落在荒草叢中,綿延不斷,“樹都是我們嚴格按照原始森林形態進行規劃種植的!瘪麜f。

規劃中的樂安自然保護區,以濕地為中心,面積達30多萬畝。今年4月,國家林業局為樂安自然保護區下撥700萬元專項資金。覃會昌說:“這筆錢主要用作保護區基礎建設,保護站、觀測哨、圍湖公路、主次排水溝堵水以及周圍農民的技能培訓和現代實用技術培訓。今后,我們將盡可能擴大濕地保護面積!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水洼共長天一色,四川拯救第二大天然濕地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