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處于亞熱帶偏南的緯度位置上,曖濕氣流結合多山的地形,形成了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擁有豐富的光熱資源和豐沛的降水,使得濕地資源具有獨特地域特點。福建省濕地主要分布于福建沿海各河流入海海灣[1],如寧德三沙灣、福清灣、晉江灣、九龍江口海灣。內地除了屏南鴛鴦溪、水口水庫、沙溪水庫、棉花灘水庫以及水田濕地之外,濕地分布較零星。福建濕地類型多、生物多樣性豐富,擁有《濕地公約》分類系統中的大部分濕地類型,是我國濕地類型較齊全的省份之一[2-4]。福建濕地面積很大,是中國東南沿海最重要的海岸濕地分布省。據統計[5],全省濕地面積222.72萬hm2,其中人工濕地有水田、水庫、池塘、墾區等水面面積129.85萬hm2;天然濕地有河流、湖泊、灘涂、淺海等面積約96.17萬hm2;沿海的淺海灘涂為最重要的濕地,面積達62萬hm2,約占全省天然濕地面積的2/3。近年來,由于開發的不合理、資源利用過度、環境污染,福建省濕地面積銳減、生物多樣性受損、生態功能下降[1,3-5],加強福建省濕地的研究與保護刻不容緩。傳統的濕地研究主要是通過實地觀測和量算來獲得濕地的類型、面積和空間分布等資料。這種傳統研究手法工作效率比較低,只能對小范圍的濕地進行深入研究。“3S”技術,由于其具有快速、實時或準實時地采集、存儲管理、更新、分析、應用與地球空間分布有關數據的能力[6-12],可在較短時間內利用較少的人力、財力掌握濕地資源的基本情況,評價濕地利用現狀和發展趨勢,為濕地資源保護規劃、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持和科學決策輔助依據[13-19]。因此,“3S”技術正在成為濕地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國內外濕地研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