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2 月 2 日是第 10
個“世界濕地日”,這個濕地日的主題是“濕地與減貧”,旨在突出體現濕地在消除貧困、提高和改善人類生活方面的巨大作用。
濕地是極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生態系統,人們通常都把濕地與森林和海洋并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具有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美化環境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腎”。同時,濕地還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多種資源,是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統之一。濕地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并為我們的生存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長期以來,人們并沒有把濕地作為一個重要生態系統進行保護,只是把它當作荒灘、荒地、荒水,無度、無限的開發利用,致使大量的濕地資源遭到破壞。隨著對濕地作用認知水平的提高,濕地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自 1992
年加入《濕地公約》,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濕地保護工作進一步得到加強。
2000 年,國家 17 個有關部門共同制定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確定了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2001
年,啟動了六大林業重點工程,濕地保護被列為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的主要內容之一;2002
年,“中國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略研究”將濕地保護作為十二個重大戰略問題之一進行了研究,進一步明確了濕地保護的指導思想、政策措施和任務目標;2003
年,國務院原則同意《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將戰略研究成果上升為決策;2004
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出了《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把濕地保護納入各級政府重要議事日程;2005
年,國務院又批準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這標志著國家將以工程措施全面推進濕地保護。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把加強濕地保護作為“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的一項重要措施,列入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我國濕地保護僅僅是取得初步成效,與其它生態保護事業相比,濕地保護事業起步較晚,無論是在認識程度上還是在發展條件上都難以適應事業發展的要求,濕地保護任重而道遠。
根據濕地保護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我們確定“十一五”期間我國濕地保護的目標為:到 2010 年使我國 50%
的自然濕地、70%
的重要濕地得到有效保護,基本形成自然濕地保護網絡體系。按照這一目標,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抓住當前全社會重視和關注生態建設的機遇,緊緊圍繞加強自然濕地保護,推進退化濕地恢復,促進濕地資源合理利用,提高濕地保護與利用可持續發展能力這一重點,全面加強濕地保護工作,推動濕地保護事業快速發展。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強化對濕地資源的搶救性保護。我國濕地還面臨著面積減少、功能退化的情況,要從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把濕地保護作為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的關系,樹立保護為基礎的思想,在具備條件的地區抓緊建立一批濕地自然保護區,對不具備條件建立自然保護區的,要采取建立濕地公園或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等多種形式加強保護,努力擴大濕地保護面積。
二是全面組織實施《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提高濕地保護管理水平。要根據實施規劃所確定的目標任務和建設重點,積極在濕地保護、濕地恢復、可持續利用示范、能力建設方面組織實施一批工程建設項目。要抓住建設沿海防護林體系的有利契機,優先把紅樹林和濱海濕地納入工程保護范圍。要根據《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的原則要求,編制各地的濕地保護規劃,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在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上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推進濕地保護。
三是加快濕地立法工作進程,依法保護濕地資源。要進一步做好濕地立法研究工作,處理好濕地立法與相關法律的銜接問題,爭取早日出臺濕地保護條例。要積極開展地方級的濕地立法工作,形成多層面的濕地保護法制體系。
四是改變傳統的濕地保護觀念,把濕地保護工作納入流域綜合管理的全過程。要將濕地保護與國家生態和經濟重點工程建設相結合,積極圍繞南水北調、京津水源保護、長江中下游濕地保護、黃河中下游濕地保護、高原濕地保護和濱海濕地保護等組織實施一批濕地保護重點示范項目,發揮濕地保護對生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五是加強濕地履約和國際合作,促進濕地保護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要積極主動地參與濕地公約的各項事務,認真履行各項國際義務。要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領域,積極學習國外濕地保護方面的先進經驗和管理辦法,不斷提高濕地保護管理工作水平。
六是深入開展濕地保護宣傳教育,全面提高社會對濕地的認識水平。把宣傳教育工作作為濕地保護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做到一手抓工程建設和保護管理工作,一手抓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全民濕地保護意識。
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要求我們必須著眼于國家發展的戰略全局,進一步加強濕地保護管理工作,努力建立一個生態功能穩定、生產力強大的濕地生態系統,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