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濕地公園專題 >> 認識濕地 >> 

王家莊濱湖人工濕地去除農業徑流中COD效果的測試與分析

時間:2007-08-01 來源: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北京 作者:盧少勇 ,張彭義 ,余 剛 ,祝萬鵬 ,向長生

要:研究處理農業徑流的濱湖人工濕地中有機物(CODc ,化學需氧量)的去除規律可為類似濕地的設計和運行提供參考。該研究報道了滇池東岸王家莊濕地(占地12000 m )20028月投人運行后23個月中的有機物去除的季節變化規律。該濕地的優勢植物種為茭草(Zizania caduciflora)和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5條農業區匯水干渠的來水經過布水堰布水后均勻地流過濕地。200210月~20046月期間,濕地表現出較好的攔截溝渠來水中有機物的能力,有效地降低了滇池的外源有機物污染負荷。旱季(每年11月~翌年4)雨季(每年5月~10)的平均流量分別為4976 m3d7474 m。/d。進水CODc 的負荷為361 g(hm ·d)(旱季)679 g(hm ·d)(雨季),CODc 的平均濃度為871 mgL(旱季)109 mgL(雨季)。CODc 的出水平均濃度為451 mgL 以下(旱季)537 ragL(),分別滿足一級A標準和一級B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運行期間的平均水溫為旱季173 ,雨季219,COD0的平均去除率為482 以上(旱季)510 (雨季)。旱季和雨季濕地中CODc 濃度沿程降低,旱季和雨季23流程處的COD濃度均低于13流程處,農業徑流可生化性較差導致濕地中前段的COD降解不明顯。旱季濕地的出水受滇池水返混的影響比雨季的大,因此旱季13處和23處之間的濃度差小。濕地表層土壤(040 cm)pH值沿程升高,有機質沿程降低。

關鍵詞:湖濱帶;人工濕地 農業徑流;化學需氧量;季節變化規律

下載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