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生產(水電、薪柴、泥炭)
濕地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提供能源,最普通的就是水電、薪柴和泥炭。在東非,紙莎草被采伐、干燥,然后用來燒磚。許多河口有生產潮汐電的能力。
雖然如此,濕地能源的開發對某些濕地也有很大的負作用。
例如,象煤一樣泥炭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泥炭開采會毀壞泥炭濕地和它們的價值。類似的,在紅河谷地筑壩發電也產生一些負作用。
在某些情況下,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開發的預期效益。這些損失包括阻止魚類上游至產卵區;下游泛洪平原季節性洪水的喪失(阻止了下游地區營養物和沉積物的補充以及泛洪平原上魚類的側道回游);增加海濱侵蝕;改變下游海濱區的含鹽度。
理想的作法,應在可持續的基礎上生產能源,同時,必須確保濕地其它功能和價值不被改變。
例:泥炭在秘魯的Quechua語中被稱為champa,多產于南美洲安斯的普那濕地,通常被用作生活能源,特別是炊燒。(來源:Pulgar—Vidal,J.1946)
在中國,僅在缺乏燃料地區泥炭作為家庭燃料和地方工業燃料。譬如在四川省紅原縣,泥炭除用作居民燃料外,縣奶粉廠用泥炭作為生產奶粉的鍋爐燃料;四川省和吉林省農村,在沼氣池中添加泥秸桿、人畜糞尿及雜草等混合,產生沼氣。
泥炭還是一種特殊的燃料。用它烘烤麥芽,釀造“威士忌”酒。目前,在中國青島和北京葡萄酒廠,過去用進口泥炭為麥芽爐的燃料,現在用本國泥炭生產“威士忌”,酒色正、味道香。(來源:馬學慧等,中國的沼澤,1991;郎惠卿,中國沼澤,1983。)
例:在盧旺達,泥炭用于火力發電,泥炭的開采正破壞著泥炭高地,并已引發了一系列有關的問題,例如增加了高地的徑流。(來源:Denny,P.pers.Comm.)
人們已從非洲阿斯旺高壩的經驗認識到洪水控制、灌溉和水電的效益,然而許多負作用未曾被預知。大壩關閉30年后這些最重要的作用才被發現。在埃及尼羅河三角洲,海濱區沉積物的喪失意味著現在必須花費數十億美元來人工防止海濱侵蝕。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