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濕地公園專題 >> 了解濕地 >> 

濕地效益的類型(四)-防止自然力的破壞

時間:2007-12-13 來源: 作者:

防止自然力的破壞

    保護海岸線及控制侵蝕

    濕地植被的自然特性可防止或減輕對海岸線、河口灣和江河岸的侵蝕。

    其作用主要有三種:

    1)植物根系及堆積的植物體對基地的穩固作用;

    2)削弱海浪和水流的沖力;

    3)沉降沉積物。

    例:英格蘭東部河流沿岸植被已遭破壞,為防止侵蝕而采取人工加固河岸的方法,則每米河段平均需耗費425美元。(來源:Torner,K.1989)

       紅樹林防浪護岸是通過消浪、緩流和促淤來實現的。實驗表明,50m寬的白骨壤林帶,可使1m高的波浪減至0.3m以下;紅樹林對潮水流動的阻礙,使林內水流速度僅為潮水溝流速的1/10;紅樹林縱橫交錯的根系及地上根的發育,使粒徑<0.01mm的懸浮物沉積量增大,其淤積速度是附近裸地2~3倍。

       紅樹林消失已成為中國華南沿海濕地的主要威脅,1972年該地區有紅樹林6.7hm²,到1990年下降為1.5hm²。政府部門正在有計劃地恢復紅樹林的生長。(來源:鄭德璋,紅樹林濕地的利用及其保護發展,1996;濕地自然保護和管理培訓手冊,1996。)

    防風(Windbreak

        濕地植被可使建筑物、作物或天然植被免遭強風或鹽風(Salt-ladenwind)的破壞。

       例:大約有1500萬人居住在構成孟加拉國大部分領土的三角洲地區,這個地區的大部分天然植被已破壞殆盡。19856月喪生于海嘯的人數超過4萬人。孟加拉國政府已認識到紅樹林對減輕海嘯的重要性,所以開始著手制定恢復紅樹林的宏偉計劃。截至1985年,已造林2.5萬公頃。(來源:Maktby.E.1986)

       中國東南沿海臺風盛行,因此紅樹林對防風護堤的作用相當明顯。1959823日廈門地區遭受12級特大臺風襲擊,但是唯有龍海縣寮東村8m高的紅樹林保護下的堤岸安然無損。而廈門市附近的青礁村,由于紅樹林遭受破壞,一年就沖崩堤岸內侵7m,有些地段更為嚴重。(來源:林鵬,紅樹林,1984。)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